--> ePay365多元支付服務 - 雷門數據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台北, 台灣
新聞報導
2025-11-06

以前放抽屜的敬老卡,現在能在農會買雞蛋!新竹用科技力量,成就長輩最愛的幸福點數

新竹市社會處長黃佳婷與雷門數據服務執行長賴良賓合作讓新竹用科技力量,成功將敬老卡與愛心卡導入農會與藥局,成就長輩最愛的幸福點數。

 

午後的新竹農會直銷站,一位阿嬤挑了一盒雞蛋走到結帳櫃檯,她拿出敬老卡交給服務人員,智慧型收款機「嗶」一聲,螢幕顯示扣除點數成功。

「敬老卡餘額還有200點,這筆訂單不用付錢喔。」服務人員提醒。阿嬤笑著說:「以前這張卡都放在抽屜裡,現在終於用得上了。」

這個看似平凡的場景,其實凝縮了一場制度變革。新竹市的敬老卡與愛心卡,在2023年之前使用率僅 8%,如今提升至40%,持卡率超過八成。原來,新竹市政府開放社福卡在農會與藥局通路使用,並在今年11月將總點數從600點加碼到800點。這不是單純的加碼,更是一場從民生出發的治理實驗。

新竹農會總幹事陳學立(左)與雷門數據服務執行長賴良賓合作讓敬老卡與愛心卡成功導入農會通路,補助真正回到長輩日常。

 

敬老卡走進農會 讓補助真正被使用

「敬老卡制度的原意,是希望鼓勵長輩出門、搭車、參與社會活動。但是幾年前我們看到的是,長輩手上就算有卡,卻幾乎沒在用。」新竹市社會處長黃佳婷說,在新竹,開車或騎車的長輩比例高達八成,交通補助自然難以發揮效益。

於是,團隊開始問自己:既然長輩不缺交通,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答案其實就在日常。

「我們發現,長輩每天都要買米、買菜、買藥,但這些都不在原本的補助範圍。」黃佳婷說。從那個問題出發,社會處決定讓敬老卡走出車站、走進市場——開放農會與藥局使用,並設下點數使用上限,讓政策既能照顧交通業者,也能貼近長輩生活。

「這一百點,對長輩來說,真的有感覺。」新竹市農會總幹事陳學立說。他最常聽到長輩的回饋,就是那句:「現在終於用得上了。」

2023 年,農會成了第一個試辦場域,初期開放長輩每個月可以來農會直銷站選購100元等值商品。這看似簡單的一小步,卻是推動過程中最難的一關。

新竹農會直銷站內,蔬菜、水果與在地米整齊陳列。敬老卡上路後,來客數與營收明顯成長,也帶動在地小農收益。
 

「這不是靠一張宣傳單就能推得動的,」新竹農會總幹事陳學立說,過去,農會直銷站的客層以家庭主婦與社區居民為主,當敬老卡上路後,門口多了許多滿臉疑惑的長輩。有的阿公阿嬤甚至還拿健保卡或身分證出示,說要來兌換雞蛋。

他說,農會同仁得像對自己家裡的長輩那樣,一個一個教。有時,他也會遇到長輩氣急敗壞地說:「明明裡面就還有點數,為什麼不能買東西?」這時,農會同仁除了得仔細說明點數使用規則,還要變身政策推廣大使,鼓勵長輩將剩餘點數運用在藥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細緻科技成就長輩小確幸 雷門數據服務提供效率最佳解

長輩的困惑,其實也是系統的關鍵突破點。

黃佳婷說,敬老卡雖有 800 點補助,但其中 200 點限定在農會使用、200 點限定藥局,其餘則保留給交通。為了鼓勵長輩多多出門,政策初擬時最大的難題在於,系統只能看見「總餘額」,卻分不清那筆錢該扣在哪一格。

「各個農會直銷站的POS系統也是分散的,沒辦法即時更新、即時辨識,」陳學立說,農會現場狀況也很棘手。

雷門數據服務正是在這個關鍵點介入,憑藉其電子票證整合技術與雲端應用的優勢,讓政策美意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能落地實現。他們在農會直銷站的 POS 系統中,串接了ePay365智慧型多元收款機,並整合至統一的雲端平台。這套系統具備強大的跨系統整合能力,能即時上傳交易資料並與中央資料庫同步,確保點數餘額與使用紀錄同步更新。

當長輩把卡片放在智慧型多元收款機上感應時,系統便會自動判讀消費通路、顯示餘額,並進行即時扣點。更重要的是,系統能智慧辨識與分流不同通路的點數使用規則,例如農會每月上限 200 點、藥局 200 點,其餘為交通點數,無需人工介入即可完成辨識與扣點。

「長輩在哪一家分部刷卡、花了多少點,全市系統都能即時同步。」雷門數據服務執行長賴良賓強調,他們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思維,打造出穩定可靠的雲端平台,不僅解決了點數分流與即時更新的技術難題,更讓社會福利政策能在原有架構上順利落地,為未來擴展至其他通路或縣市奠定基礎。

雷門數據服務設計的ePay365 智慧型多元收款機,可即時識別敬老卡與愛心卡點數與消費通路,讓每一次「嗶」都更方便、直覺。

 

長輩更願意出門 小農賣出更多商品

「我們常看到老夫老妻手牽手來買菜,買完就在旁邊喝茶聊天,」陳學立笑著說,這個畫面,比營收成長更動人。

根據農會統計,自開放使用以來,農會直銷站來客數平均成長約一至兩成,最受歡迎的商品是雞蛋、在地米與蔬菜——幾乎全來自新竹本地小農。對於負責協助小農拓展銷售通路的農會來說,這是極佳的附加效益。

新竹市社會處也觀察到更廣的變化。黃佳婷說,隨著農會消費增加、長輩願意出門,整體交通運具的搭乘率同步提升,國道客運與臺鐵的使用率都比去年更高。另一方面,全市已有 58 家藥局開放使用,也成為長輩樂活日常的一部分。

長輩提著購物籃在農會超市選購蔬菜與雞蛋。補助制度貼近生活,讓更多長輩願意出門採買,重拾社區互動的樂趣。
 

「當長輩願意出門、願意用卡,那就是生活改變的開端,」黃佳婷說。這正是新竹市希望創造的轉變:讓福利不只是補助,而是一個讓人重新連結的理由。

午後的直銷站又熱鬧起來,長輩們推著滿籃的新鮮蔬菜、米和蛋走出門。從政策初衷到技術落地,從市府的會議桌,到櫃台的一聲「嗶」,這場改革最終抵達了每一個人的日常。

 

新聞來源:商業周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indep/1006015

上一則
把時間還給球迷!樂天桃猿推動智慧球場升級 把球賽變成體驗經濟
最新文章
2025-11-06
以前放抽屜的敬老卡,現在能在農會買雞蛋!新竹用科技力量,成就長輩最愛的幸福點數
2025-11-06
把時間還給球迷!樂天桃猿推動智慧球場升級 把球賽變成體驗經濟
2025-11-06
修街景、理帳務!當木構老屋變成場域經濟:檜意森活村的文化經營術
2025-08-08
ePay365 品牌更名公告
2025-07-24
LINE Pay 電支平台「LINE Pay Money」獲准成立!你該重新註冊、換帳號嗎?
2025-07-24
行動支付掀海外布局熱潮 台新銀24日推韓國跨境支付
2025-02-28
【智慧旅遊新時代】豐濱幣數位幣3/1開跑! 行動支付助攻店家轉型 領1000點暢遊花蓮東海岸
2025-02-25
TWQR一碼Pay 國內外支付利器